沒處丟、占地方,廢舊家具處理已成為擺在很多家庭面前的一道難題。針對廢舊家具處理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肖凱旋擬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建議,加大力度支持廢舊家具循環利用,完善廢舊家具回收網絡,提升再生資源分揀加工利用水平,促進二手家具規范流通。
全國政協委員肖凱旋
廢舊家具成“雞肋”,回收難
中國家具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家具企業達到6410家,家具年產量為89698.5萬件。我國家具產品平均使用壽命8年左右,未來每年需要處理的廢舊家具數量巨大。
調研發現,除了很小部分廢舊家具經修繕后進入二手家具市場,或經人工拆解后作為原材料進入生產制造企業外,剩余絕大部分廢舊家具作為一般垃圾填埋、焚燒,循環利用不充分。
肖凱旋說,“由于利潤極低,企業回收廢舊家具的積極性不高,曾經紅火的二手家具市場也大多難以為繼。無人回收,導致廢舊家具成為老百姓家中的‘雞肋’。”而且從各地實際情況看,廢舊家具被當成垃圾隨意丟棄,不僅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而且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由于我國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政策鼓勵、回收處理成本高、再利用價值低等原因,肖凱旋指出,“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廢舊家具回收和再利用行業發展相對落后,尚未形成成熟規范的收取、運輸、儲存、分揀、拆解和再利用產業體系,造成回收利用率低、環境污染等問題。”
完善回收網絡,讓廢品變廢為寶
為了有效解決廢舊家具回收問題,今年年初,發改委等部門也出臺了《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肖凱旋說,“這一定程度解決了廢舊家具循環利用法律制度政策法規不健全的問題。但眼下關鍵是要加快促進‘指導意見’變成‘務實行動’,調動相關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有效激活廢舊家具循環利用市場、減少環境污染、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對此,肖凱旋提出了具體建議,首先應該鼓勵各級相關政府部門以《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為基礎,結合本地區實際,出臺激勵措施。
肖凱旋說,“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完善廢舊家具回收、利用網絡,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規范回收處理站點,服務與促進建立廢舊家具回收、利用產業鏈。對企業投資建設的回收站點,正常運行三個月以上的,給予一定的財政獎補。”
家具生產企業具有回收、翻新、分解、利用廢舊家具的專業優勢,可以實現廢舊家具利用的最大化,變廢為寶。肖凱旋以廢舊床墊為例說,“企業可通過分類拆解,彈簧、鋼板、五金件等能夠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可以作為鋼鐵回收利用;表層棉套、乳膠、織物等不能回收利用的廢舊材料,可壓縮后送到國標焚燒場地銷毀,最終實現環保低碳回收處理。”
他還提出,應支持家具市場運營企業建立二手家具交易中心。對交易中心運營實行免稅政策并按照交易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獎補。同時,相關企業可以建立廢舊家具互聯網回收、交易平臺,及時掌握廢舊家具的回收及交易需求。
除此之外,金融機構應加大對廢舊家具循環利用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投融資力度。肖凱旋說,“可以進一步加大各級政府綠色采購力度,倡導各地政府采購部門積極采購循環利用的家具產品。”
“廢品是放錯地方的寶貝”,肖凱旋說,完善廢舊家具回收網絡,不僅可以解決老百姓廢舊家具沒處丟、占地方的難題,也可以實現廢舊家具利用的最大化,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建設低碳環保型社會。
采寫:實習生 王瑋 南都記者 蔣小天 發自北京
編輯:梁建忠